PRODUCTS  开物承作新闻
CONTENT US  联系我们

大连开物承作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邮箱:zhjk@jukungroup.com
地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东路129号
邮编:116600
电话:+86 411-39263312
传真:+86 411-39268817

 

加工故事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方向

  6月中旬,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率领的庞大企业代表团访问英国——78家企业、180多位企业家,涉及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能源建筑、节能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众多行业——引发了中英政商两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英国每年汽车产量为200万辆,发动机产量为250万辆,其中近80%英国制造的产品用于出口,特别是出口到欧洲市场。在全球范围内,25%的厂商会在英国建立制造基地,比如,宝马就把发动机制造放在英国。

  英国因其市场充分开放的政策优势,以及在研发和制造方面积累的实力,吸引了众多跨国汽车巨头在英国建立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此次访英的中国代表团中就有部分探路者。

  “政府间的高层会见和访问,为中英汽车产业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调并搭建了一个平台。”7月1日,英国大使馆商务处主管先进制造业及运输行业的副参赞伍启德(Chad Woodward),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采访时表示,英国大使馆常年针对不同的主题,组织中英两国的企业家进行交流和互动,7月份的主题是——关于赛车研发技术怎样运用到汽车零部件生产。

  中国企业希望未来也能打造出像宝马、奥迪、捷豹等品牌制造出的产品一样,来进行竞争。为此,他们需要在研发方面做出大量的投资,英国正好可以满足这方面的相关需求。

  过去十年间,英国一直在工程制造方面不断积累相关的经验和技术,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是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汽车控制系统和核心汽车零部件。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在赛车领域的巨大发展,全球10个F1车队就有8个车队把他们的研发中心放在英国。在赛车领域专业的发展体系之下,它们的技术被研发出来,同时也扩展和运用到汽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当中。

  为了获得这些机会,其实中国汽车企业可以有一些不同的方式。比如中国企业可以从英国购买并获取这些技术,然后运用在其国内的发展中,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可以去英国自主地建设研发基地,比如上汽和长安汽车就是在英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

  另外英国在电动汽车领域也发展非常迅速,比如2010年日产就把Leaf的欧洲制造基地建在了英国,同时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全新的电池厂。尼桑就是看中了英国在这方面的相关潜能,可以让他们研发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中国企业到英国投资是有一些充分机会的,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机会或者说一个政策上的优势,是英国市场是完全的开放的,不管是中国汽车企业还是其他国家的汽车企业,当进入到英国市场时受到的都是完全公平的待遇,这里没有竞争方面的壁垒,也没有一些所谓的特殊待遇,所有的汽车企业都是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竞争,我们称之为英国公司的经营模式。

  为什么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经营模式呢,因为对投资的多元化能够带来进一步的竞争,能够激发更多新想法、新技术、新产品,长期而言这对英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我们认为通过这个平台,能够为中国企业带来很多的机会,特别是在对英国市场进行拓展的时候。

  另外,在英国的企业税率是非常低的,而且这个税率还会继续降低,到2015年的4月份,这个税率将会下降到20%,这将是在G20当中最低的企业税率。同时对于知识产权和专利方面会有进一步的税收优惠,如果知识产权或者专利是在英国进行开发、应用的话,这方面的税率会再减10%。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基础的政府及行业资金可以运用到特定的某个领域的重建和发展中。

  一方面是市场的机会,产品的提升及品牌的建设能让中国车企更容易在英国汽车市场中取得成功。另外除了整车销售的市场之外,中国车企还可以发掘一些不同的机遇。英国整个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需求也比较大。英国目前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有价值30亿英镑的缺口,我们认为这个缺口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中国汽车企业可以参与到零部件生产当中,进入到英国市场。同时中国汽车企业也可以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制造并进行汽车出售,以进入到英国市场,并且进一步打开欧洲市场的大门。更可以与当地现有的供应链体系的英国厂商进行合作,互相渗透到对方的市场当中。

    这个30亿英镑的缺口其实是由英国汽车制造业的市场需求衡量的,目前,英国的很多零部件还是从海外进口,如果这一部分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可以从英国本地进行生产的话,那么在英国进行投资的车企就可以在英国本地进行采购,这样能够及时获取零部件,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库存,同时也可以在本地进行联合研发的合作。我们都知道,本地的零部件供应对生产是非常有帮助的。
  伍启德:首先,英国政府本身并没有特别推崇某一种进入市场的策略,所以对于中国车企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来讲,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可以直接在英国建厂,或者可以和英国当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进入到生产的供应链中。也或者通过一些投资方式,比如股权投资或者股权收购等。整体的原则是,英国的市场是非常开放的,中国汽车企业可以通过观察市场的状况,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到市场当中。

  我们认为中英在零部件产业方面,有多方面的互补性。比如说,英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和产品,特别是他们和发达经济体中OEM厂商的合作有长期经验的积累。

  而对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厂商来说,技术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其对未来更长远的判断。同时,中国的生产厂商也是英国厂商可信任的合作伙伴,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进入巨大的中国市场的可能性。这种互相的合作,及对相互市场的渗透对中英汽车企业而言是都共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