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开物承作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邮箱:zhjk@jukungroup.com
地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东路129号
邮编:116600
电话:+86 411-39263312
传真:+86 411-39268817
中国数控机床产业
我国机床行业在经历了连续10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下行趋势,增速缓慢回落。而10年前,我们的产业目标是中档增长,现在我们瞄准的是高档。目标的变化说明我们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
业界认为,随着中国正逐步由“世界加工厂”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跨越,过去10余年赖以高速发展的增长要素发生了深刻变化,机床行业的突出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需求总量的明显减少和需求结构的加速升级。“加码高端”成为重要出路,机床行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更显得刻不容缓。
从历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机床行业在经历了连续10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下行趋势,增速缓慢回落。2005年、2008年、2013年三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分别为5.85万台、13.97万台、20万台,数字上看,产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数控机床结构上讲,2005年经济型占85%,2013年经济型只占20%。10年前,我们的目标是中档增长,现在我们的目标是高档,目标的变化说明我们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陈惠仁在总结机床行业过去十余年所取得的成就时说:“一是经济规模迅猛增长,直至2009年跃居世界第一位,这是由小到大的变化;二是在中高档产品层次上基本实现了从不能做到能做的升级和跨越,这是从无到有的进步;三是行业企业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并且涌现出一批初具市场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这是由弱到强的起步。”
陈惠仁认为,目前我国机床行业企业面临的现状是,需求总量大幅减少,需求结构加速升级。受此影响,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面下降,同时,行业固有的产能结构失衡的矛盾更加明显,本已严重的同质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今年2月24日至28日,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八届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900多家机床和工具制造商同台竞技。大连机床集团展出的一台新型数控卧式车床,是由一台加工中心与机器人组合而成的智能化制造岛。据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一个工人只能照顾一台机床,现在一个工人能照顾8至10个智能化制造岛。
作为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和“心脏”,机床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机床生产与需求大国,但国内大部分机床以普通机床为主,数控化覆盖率低,数控机床产品中,中低端产品占据主力,高档数控机床仍是短板。
与此同时,近年来,市场却对中高档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2013年我国进口机床约110亿美元,同比下降23.62%;进口数量102532台,同比下降33.34%;进口机床均价107304.22美元,同比上升14.57%。总体是量减价升的态势,反映出中国市场需求结构在不断地优化、对中高端机床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生产的高端机床产品在产品质量、技术指标、科技水平、用户服务等方面还不能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
“受研发能力影响,现阶段国内中高档数控系统的80%,高档数控系统的90%,高档数控机床的85%还有赖于从国外进口。”金模钢铁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表示,与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先进企业相比,我国机床企业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行业企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扩大高端领域的应用水平。”杨学桐说。
“中国数控机床的产量增长已不是关键的因素,优化国产数控机床的产量构成,大力提高国产数控机床的整体发展质量才能促进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罗百辉在介绍行业现状时说,我国机床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规格数不胜数,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机床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可以归纳为四大产业:即汽车产业、传统机械产业、军工产业(包括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产业等)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下游行业需求多集中在大型、重型、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决定了机床行业未来仍将以“高速、精密、智能、复合”为方向,多轴联动加工中心、高速精密数控机床等产品也将继续是行业未来重点发展的品种。
当前,我国机床生产企业正在通过引进和借鉴国际先进与核心的机床设计、制造理念和技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努力满足国内和国际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罗百辉表示,目前传统的发展模式正在快速丧失立足的基础,机床产业不得不作出“升级”的抉择,而进行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变成高质、高效、高端,尽快补上高档数控机床这块最大短板。
我国数控机床发展趋势七大技术看点
一:复合机床方兴未艾。得益于高档数控机床的强大控制能力、日益精湛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日渐成熟的包括编程在内的应用技术,复合机床以其强大的工艺、工序集约复合能力,顺应了一机多能、多品种、小批量、一次装卡完成全部加工的个性化市场制造需求。
二:产品精度再上台阶。众多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如有限元分析计算技术、纳米级数控技术等,从不同技术层面共同推动了机床精度的不断提升。机床的几何精度、控制精度、工作精度等,年年都有新的进步。
三:自动化水平日臻成熟。以数字控制为特征的现代数控机床自动化,具备了运动轨迹控制等多项自控功能,并不断深化发展。在这些产品上可以充分领略到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效率和效益。
四:专用、特种机床尽显特色。个性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是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对机床产业的必然要求,细分市场的进入和发掘也是机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有效供给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大量专用、特种机床,无不体现出其专业、特有、独到、高质、高效的特点。
五:智能制造已见端倪。智能技术在目标上具有从减轻体力劳动向减轻脑力劳动转变的特点,在控制对象上具有从机械运动控制向信息控制转变的特点。因此,智能技术成为智能制造的前沿和热点,其发展状况尤为引发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六:持续创新硕果累累。一批创新成果涵盖了设计、结构、规格、工艺、控制等诸多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专利技术,提升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能力,我国机床行业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七: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群英荟萃。特别是国产数控系统和国产功能部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具有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产品正逐步成为主机制造厂商的配套优选。这些产品表明,我国机床产业链正趋于完整和平衡,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配套产品正在逐渐成熟。